在唐代璀璨的文学星空中,齐己无疑是一颗独特的星辰。他不仅是一位虔诚的僧人,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,以其独特的诗风和高产的作品,在唐代诗坛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。
出身贫寒,与诗结缘
齐己,本名胡得生,出家后改名齐己,字子野,号衡岳沙门,晚年又自号白莲居士。他出生于唐朝晚期,约863年,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(今宁乡市沩山乡同庆村)的一个佃户家庭。家境贫寒的他,自幼便与寺庙结下了不解之缘。6岁多时,他便开始为寺庙放牛,一边劳作一边学习作诗,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,诗句语出天然,令人惊叹。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计,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,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。
游历四方,诗才横溢
出家后的齐己,更加热爱写诗。他成年后出外游学,遍览名山大川,登岳阳,望洞庭,过长安,遍览终南山、华山等风景名胜,还到过江西等地。这段游学生活不仅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,也让他结识了许多文人墨客,与郑谷、曹松、沈彬、廖凝、徐仲雅等当时名士结为方外诗友,时相唱和。
齐己的诗风古雅清和,格调清新脱俗。他的诗作数量众多,质量上乘,被誉为“唐代诗僧第一人”。他的代表作之一《早梅》诗更是脍炙人口:“万木冻欲折,孤根暖独回。前村深雪里,昨夜一枝开。风递幽香出,禽窥素艳来。明年犹应律,先发映春台。”这首诗以梅喻人,表达了诗人坚韧不拔、独立自强的精神风貌。
一字之师,佳话流传
齐己在诗歌创作上不仅才华横溢,而且虚怀若谷,善于向他人学习。他曾拿着自己的诗作《早梅》向诗人郑谷请教。郑谷阅读后,建议将“昨夜数枝开”改为“昨夜一枝开”,以更贴切地表现梅花的早开和孤傲。齐己听后大为震动,当即顶地膜拜,尊郑谷为“一字之师”。这一佳话不仅传颂了齐己的谦逊好学,也体现了唐代诗坛上文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学习氛围。
高洁志向,禅意人生
齐己虽皈依佛门,却钟情吟咏。他的诗歌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,也反映了他高洁的志向和禅意的人生。他在荆州期间,虽然月俸丰厚,但并不喜好钱财,而是致力于诗歌创作和佛学研究。他写作了《渚宫莫问篇》十五章,以表明自己的高洁志向。晚年时,他以《白莲集》传世,内含诗歌809首,对晚唐五代诗坛产生了重要影响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上一篇:居里夫妇:科学史上的璀璨双星 下一篇:阎乐:秦朝末年的关键人物及其生平谜团